【寿比南山成语解释】“寿比南山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祝福他人长寿、健康。该成语源于古代对自然山川的崇拜与敬仰,寓意着寿命如南山般长久不衰。
成语来源
“寿比南山”最早见于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寿,不骞不崩。”意思是像月亮一样永恒,像太阳一样升起,像南山一样长寿,不会倒塌。后人将此句简化为“寿比南山”,用来祝愿人长寿安康。
成语释义
- 寿:寿命。
- 比:相比。
- 南山:泛指山名,象征稳固、长久。
整体意思为:寿命像南山一样长久,比喻人的寿命非常长,常用于祝寿或赞美他人的长寿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寿比南山 |
拼音 | shòu bǐ nán shān |
出处 | 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 |
释义 | 寿命如南山般长久,多用于祝福长寿 |
用法 | 常用于祝福他人长寿,也可形容事物持久 |
近义词 | 长命百岁、福如东海 |
反义词 | 朝生暮死、昙花一现 |
示例 | 老人过生日时,家人常说:“祝您寿比南山,福乐安康。” |
使用场景
“寿比南山”多用于正式或庄重的场合,如:
- 生日祝福
- 祝福长辈
- 庆典致辞
- 文学作品中描写长寿人物
在日常生活中,虽然使用频率不如“长命百岁”等常见,但在正式或传统语境中仍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表达力。
总结
“寿比南山”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表达,不仅承载了人们对长寿的美好愿望,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。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体现,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深邃的祝福方式。了解这一成语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内涵与魅力。